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、营造欢乐节日氛围,同时深化劳动教育和团队合作精神,我校于5月29日至6月3日开展了“五彩过端午 六艺闹童年”主题教育活动,通过多元实践体验,带领孩子们沉浸式领略端午风情。
文化课堂 寻根端午渊源
各班以主题班会为阵地,班主任化身 “文化讲师”,借助动画短片、趣味故事,为学生讲述屈原投江、伍子胥传说等端午起源故事,生动解读赛龙舟、吃粽子、挂艾草等习俗内涵。课堂上,学生们踊跃分享家乡端午特色,在互动中厚植文化认同感。

手作膏方凝艾韵
结合学校文化特色,“手作膏方凝艾韵” 主题实践活动火热开展。学生们在称量配比中感悟科学严谨,于熬制搅拌间传承古法技艺,为端午文化传承浸染传统智慧的醇厚底蕴。
随着一罐罐薄荷艾草膏成型,教室里飘散着端午特有的沁人心脾的草本清香,那是艾草与薄荷交织的自然芬芳,仿佛将千年端午的民俗记忆都熬煮其中。
这些承载着古法制药智慧与新时代少年匠心的劳动结晶,不仅让学生触摸到传统手工艺的温度,更在亲手熬制的过程中,体会到“以手传艺,以心承俗”的文化传承真谛。

捆艾传情赠师恩
端午前夕,校园 “柏草园” 里,学生们仔细挑选长势旺盛的艾草。采摘后,大家围坐在一起,将艾草扎成整齐的小捆,郑重地送到老师手中。
当带着晨露与阳光气息的艾草束郑重地递到老师手中,清新的草本芬芳在校园里悄然蔓延。
这一抹翠绿不仅承载着端午驱邪避瘟的古老习俗,更化作连接师生情谊的纽带,让传统文化在温暖的传递中焕发新生。

趣味实践 体验端午风情
学校围绕 “趣味实践 体验端午风情” 主题,为不同学段学生量身打造特色活动。孩子们在指尖、舌尖、笔尖的实践中,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,让端午习俗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,传承中华千年文化底蕴。
一、二年级学生参与 “指尖上的端午” 活动,他们有的和家人学习包粽子,虽然包出的粽子形态各异,但每一个都饱含着对传统习俗的好奇与热爱。还有的用彩色黏土塑造创意粽子,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,制作出形状、口味、装饰各异的黏土作品,在动手过程中锻炼了创造力。三、四年级学生开启 “舌尖上的端午” 之旅,深入了解高淳端午传统菜肴,与家人采购食材,亲手烹制端午特色菜,在制作过程中感受了民俗魅力,五、六年级学生在 “笔尖上的端午” 活动中,收集端午古诗词,精心绘制诗配画和手抄报,作品将诗词与龙舟、粽子、艾草等元素巧妙融合,画面精美。活动中,各年级涌现出一批 “端午文化小使者”。他们用一双巧手传递端午温情,让传统文化在童趣中绽放光彩,成为传承民俗的小小先锋!

“五彩过端午·六艺闹童年”,此次端午节主题活动,将文化传承融入趣味实践,让学生在动手、动脑、动心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温度。
(撰稿:吴丽华,审核:马苏雅,发布:杨萍)